2016年4月11日 星期一

《法式翻轉教養》忍受思考答案時的延宕



讀者:田育瑄

從實務角度談「學習」這個問題之前,先讓頑強的6大教養迷思現出原形!


迷思No.1:不付出就沒有收穫……


這方面,美國心理學家勞伯.羅森塔爾(Robert Rosenthal)和校長蕾歐諾.傑克布森(Leonore Jacobson)在橡樹小學(Oak School)進行的「畢馬龍效應實驗」,極具參考價值。



這個實驗顯示了:學童的表現和大人對這個學童的期許,以及大人因為這份期許而對待這個學童的方式,有著直接的關連

假如我認為學習是孩子成長與發展的一個自然過程,在過程中,他們會陸續經歷嘗試、犯錯、卡住、調整,而且我們把這整個過程視為一場長期計畫,那麼我就會比較心平氣和地看待各個不同階段,並會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,採取最適合完成這個階段的方法。

這場計畫會一直持續到孩子神經生理發展完畢為止,也就是一直到二十歲上下,有時候男人還可能要到四十五歲。

要知道,學習並不是出了校門就結束的,我們很鼓勵我們的孩子持續當個探索者

畢竟一輩子都能學習呀!這是個好消息,不是嗎?

但也別因此就太一廂情願了。

每當我們看到如今的職場環境,就不能否認,學習確實變得艱難(壓力、緊張、未來的不確定性等等)

儘管如此,難道要想著很早就開始讓孩子受苦,讓他們承受壓力,導致負面緊張情緒,並失去自信,而使他們變得更脆弱嗎?

還是恰恰相反地,要想著,為了能從容面對日後的艱難挑戰,最好讓孩子先備妥工具,先鞏固他們的自信心和對自己能力的信心,以便將來長大後更有本事,能替自己的幸福負責!

迷思No.2:在我們家,天生就會或天生就不會……


在各種迷思中,有一種叫做家族基因的迷思,譬如「我們家的人呀,沒有數學細胞」或「反正,聰明或不聰明是天注定啦」,但也有正面版的「我們家的人呀,都是運動健將」或「我們都對語言很有天分」。相信你很容易就能想到更多類似的說法。

雖然這種迷信很有趣,因為能加強認同感或家人感情;但它又是非常封閉局限的,因為它不太允許個體與眾不同。

假如這種迷信是負面的,它會把人封閉在一種失敗的框架裡;但即使它是正面的,依然是封閉又局限,因為人可能會被困在一種非成功不可的框架裡,要是沒成功,可能會導致很深的罪惡感。這些迷信誤解,讓孩子不太有空間自由發揮自己的天賦,培養這天賦的機會就更沒有了。


迷思No.3:我會或我不會……



我們遇到很多兒童、青少年,甚至還有大人,他們運用的是我們所謂的「變魔術思考法」。

我們問他問題的時候,他會去打開腦袋裡的小抽屜。

假如抽屜裡有答案,一切都沒問題!不過,要是抽屜裡是空的,那完蛋囉!他們會劈頭就賞我們一句「我不知道」。

我們再次看到,這種運作模式是一種後天習得的自動反應,是長期被要求「一步到位」的後果。

「我不知道」這句話,很典型地代表著害怕犯錯。

誰小時候沒聽過大人說這句非常積極樂觀的鼓勵話語:「與其開口胡說八道,你還不如乖乖閉嘴」,這句話讓人聽了就超想嘗試發言,不是嗎?

處於「變魔術思考法」的孩子,還沒脫離年幼孩童特有的「萬能」模式。

因此,他無法忍受思考答案時的延宕亦即「我(還)不知道」和「我知道了」中間思考的間隔時間),這會帶給孩子挫折感。

隨著孩子長大,他才能漸漸學會忍受這個「延宕」的過渡階段。


迷思No.4:我……很強或我……很弱;我喜歡或我不喜歡……


小學四年級的朱爾很自豪地告訴大家:「我呀,數學超強的。因為,我本來就喜歡數學;但我不喜歡國文,就是唸不來。」

朱爾這話是什麼意思呢?是說他天生就對數學得心應手,而和國文就是處不來嗎?

假如朱爾的數學唸不好,他還會這麼喜歡數學嗎?難說了。

不過,要是朱爾的國文分數提高了,基於我們多次的觀察經驗,我們深信朱爾一定會開始喜歡國文。

我們從來沒聽過哪個孩子告訴我們說:「我數學是班上第一名,但我很討厭這一科。」頂多就是在某個學科表現優異,卻無所謂、不在乎。

關於「我喜歡或我不喜歡⋯⋯」,我們認為這是一種逃避策略,是一種因為達不到而痛苦,並將痛苦合理化的方式。

一般來說,人會喜歡自己能達成的事,而很難去喜歡自己始終無法征服的科目。

迷思No.5:我能夠同時做好幾件事……


一如克里斯多夫.普羅塔(Christophe Plottard)在《一心多用未必是好事》書中所提醒的:「同時進行好幾項活動, 有個專有名詞multitasking,也就是多重任務。這種現象和新科技崛起有關,大家似乎都已習慣時時與這些新科技為伍。

如今,這種現象尤其明顯,經常能見到青少年寫功課時,一面上臉書網站,一面傳手機簡訊,還同時戴著耳機聽音樂。

二○○九年,麻省理工學院的神經學專家厄爾.米勒(Earl Miller)教授的研究結果顯示,人類的大腦無法有效地同時處理好幾件事,只能以高低不等的努力和效率,從一項任務切換到另一項任務。

比起一一處裡生活中的各種不同任務,「多重任務」更加耗費腦力。

必須特別強調的是,對某些孩子而言,這種「多重任務」的運作方式恐怕會導致學習障礙。

「多重任務」的運作方式雖然會有助於提升大腦的靈活度,多多鍛鍊靈活度,在處理某些任務時可成為一種優勢;但也會因而阻礙毅力的培養。

毅力指的是有始有終地貫徹一項任務。

然而毅力是學習和從事大多事物所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之一。

開了頭就要好好做完呀!

迷思No.6:我記憶力不好……


關於記憶的迷信傳說,有大有小,重點也很多,如:金魚般的記憶力、大象般的記憶力、選擇性記憶、有破洞的記憶⋯⋯所有這些迷信傳說,都顯示了對大腦的真實運作方式了解不足。讓我們來看看兩個不死傳說。

你想要金魚般的記憶力?或大象般的記憶力?

小學五年級的阿倫,認為自己就像卡通「海底總動員」裡那隻什麼都記不住的藍色魚兒多莉。況且,俗話不是也常用金魚般的記憶力,來形容記憶力不好的人嗎?他深信自己記不住課文,甚至連老師交代的事也記不住,然而他明明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學習了。

我們發現有很多小孩,其實很多大人也是這樣,他們對記憶形成的過程和方式不夠了解,因而形成了「自我設限」的迷思。

然而,真相是:除非有重大傷害造成不可逆的損傷,否則每個人都能學習活化自己的記憶力,甚至能把它提升到超乎預期的程度。

就像我們的好朋友巴斯光年的口頭禪那樣:「飛向宇宙,浩瀚無垠!」

就連出現閱讀障礙的孩子—他們常常在短期記憶上有困難—也常能夠在特別加強拼字讀音能力後,改善原本的情形。

另一方面,我們又常聽到記憶高手大聲自豪地說自己有著「大象般的記憶力」,說:「沒問題,我不用複習,我通通聽進去了,老師說的我都記住囉!」這真是天大的誤解呀!

這些天真無邪的孩子並不知道,他們其實只使用了自己的短期記憶,雖然是很強的短暫記憶,但要是就這樣擱置不管,那些資訊將漸漸消失,被更新的資料所取代。

選擇性記憶之謎!

重新設定記憶的「目標重點」,就能活化記憶力!

我們問來資商的人,覺得自己的記憶力好不好,答案總是千篇一律:「要看是什麼事情。」他們說得雖對,但也不是一定如此!

的確,有好幾個因素,會對大腦記憶的歷程造成影響:

囗興趣

囗動力

囗記憶的計畫

囗困難度

囗生理狀態和情緒狀態

假如把這些不同因素都考量進去,要活化我們的記憶力並不困難。

譬如說,如果我心想著我很討厭歷史地理,很有可能我便沒什麼動力唸課文,因為我沒興趣。

不過呢,要是我把記憶計畫的重點,放在「考試當天能回想起課文內容」,那我就能夠活化記憶力了。

不論目標是為了拿到好成績、讓我爸媽安心、讓爸媽准許我出去玩,或為了順利升上高年級等等,都沒關係。

「為達目的不擇手段」這個想法,在此時便產生了正面的效應。

結論是,要懂得認出這些迷思、誤解,因為它們正荼毒著我們的人生,阻礙了我們的自信,害我們以為自己的學習能力有問題!

讓我們繼續探索下去,讓我們試看看如何以正向學習法換一種方式學習。


原文摘自:《天下雜誌》跳開教養6大迷思地雷
想閱讀更多,請見野人出版《法式翻轉教養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