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2月12日 星期五

《30歲就要做:大幅學習人生才會成功》一流的人能察覺出細微的差異


讀者:田育瑄

今天看了一本輕鬆好懂的書《30歲就要做:大幅學習人生才會成功》,大概半小時可閱讀完,這本書是日本管理顧問堀紘一先生的經驗自述。

上次看大前研一先生著作,也好似是這種風格,經過閱讀學習和工作經驗洗禮後,再用自己的話直白分享方法與小故事,就像面對面聽場演說一樣,重點筆記如下:

1. 紘一先生自述為「節能苦幹派」,他從小討厭考試,但又想讀好大學,於是他自己找來近十年的考古題徹底分析,發現出題老師多為東大老師、題目奇數年出題時因輪流出題、科目重點有規律可循,於是,他沙盤推演可能出現狀況與考題、及題目背後的問題定義,自己擬定策略、整理參考筆記,順利考上東大法律系。

於新聞界、三菱商事工作多年後,他前往哈佛攻讀,獲哈佛MBA貝克學者,並於「波士頓管理顧問集團」支援國內外一流企業擬定管理策略,都歸因於他熱衷於「找到解答的最短路線」的特質。

***2. 在學時「指定閱讀」的學習方式,及每月一次讀書會,紘一先生非常推薦;他認為管理憑的不是「資本與經驗」,而是「掌握問題點」的能力,訓練自己挖掘問題本質、思考實際發生什麼事,只要能「正確掌握」事情本質,就解決了一半問題。

**3. 商場上最重要的是「如何產生新的附加價值」,為此,必須徹底思考「差異化」,再去設計一個能與利益結合的「回收機制」。

4. 在哈佛念書時,考試方式是讀完實際案例以後,以論文的方式寫下對策;他的處理方式是:
- 確定問題的定義以後,平日將自己設定的解答,整理成5行到20行,事先寫下來;
- 帶著剪刀與膠帶,將論述解決方案的要點排序自一到五,寫在別張紙上;
- 再決定將事先準備好的「部分解答」插入哪個位置;
- 寫完答案後,再剪下「部分解答」,用膠帶把它貼在答案卷(小本筆記本上)

4. 社會人士學習法:
- 鎖定哪個主題,集中心力學習;
- 實際與當地人接觸,走出國門;
- 接觸所有一流事物;
- 參加研習與演講;
- 大量閱讀

5. 文章與說話不同,沒有嚴謹的邏輯思考是寫不出來的。

6. 評論:真實的聲音、獨特觀點、真實報導。

7. 想觀察一個人是否真的是知識分子,要看他是否能對些微的差異做出判斷,一流的人能察覺出細微的差異。

越光米是日本新瀉縣農業試驗場裏的技術人員們,以多次的品種改良費盡心力研發出來的;原本越光米的米粒太重,因而在生長過程中,會因為無法承受稻穗重量而壓壞稻梗,為了使其順利成長,避免壓壞稻梗,只能設法讓莖變粗或變短,而培養越光米的關鍵在於:何時停止施肥、何時再度施肥。

經過多次改良試驗後,技術人員發現「稻梗的顏色」會在生長的階段發生些微變化,於是,他們想到一個好做法:提供農民「色譜」。

技術人員拜訪了位在東京澀谷的底片公司,公司的人問道:「請問是哪一種綠呢?綠色有三千多種唷!」為此,技術人員從頭到尾一一確認,從三千種綠色挑出「停止施肥的綠」與「再度施肥的綠」,完美的越光米才從此得以大量生產。(喜歡這個例子!)


《30歲就要做:大幅學習人生才會成功》https://goo.gl/z9qs6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