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1月20日 星期五

《北極特快車》列車要往哪去並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要不要坐上去



作者:田育瑄

「列車要往哪去並不重要。重要的是你要不要坐上去。Seeing is believing, but sometimes the most real things in the world are the things we can't see. ─ 北極特快車

我很喜歡《北極特快車》這部電影,我們都有質疑的時候,有很多事雖然肉眼無法理解,仍應堅持自己相信的事,希望面對多變的未來,仍能莫忘初衷,保持好奇心。

11月的《親子天下》談芬蘭教育,「國家教育委員會」課綱主席梅琳(Irmeli Halinen)談他們如何設計一張帶領孩子前進的地圖,問了三個關鍵問題:世界發生什麼變化、學習怎麼發生、我們想要怎麼樣的未來?我把主詞改成自己,問題好像也變得清晰一些。

第一個問題,世界發生什麼變化?那麼自己現在該學什麼?哪些事情在改變的時代,特別重要?

世界變化太大,科技帶入的資訊量以臉書來說,一天就要處理25億筆訊息,資料太容易獲得,每一個人、每天都被淹沒,沒有人可能完全吸收。所以我們必須非常謹慎,哪些自己該「專注做」,哪些「值得學」?必須主動將有用的資料轉化為知識和方法,才有突圍的可能。

第二個問題,好的學習和好的做法是什麼?他們怎麼發生?歷程是什麼?

很多專業領域表現優異或是各領域的領導者,常強調閱讀的重要性,除了專業本身,閱讀能夠幫助我們思考和拓展知識版圖,我們可以透過閱讀,開始對自己工作的產業提問,像是:在數位革命和資訊快速傳播等趨勢下,教育的下一步會是什麼?對應現在環境發生的重大事件,這些事之間可能有什麼樣的關連?又有哪些新的研究,我們該找來閱讀?哪些新觀點,過去並沒有被納入思考。

第三,我們想要怎麼樣的未來?如何創造? 

我們做任何事都會影響我們的未來,當我們改變現在的自己,也就改變自己的未來。試著想一想,五年後、十年後、二十年後的自己,當我們站在那個時代,回頭望,希望看到什麼?未來的我們,會希望現在的我們做什麼事情?

面對不確定的未來,不管發生什麼事,不只是要在不疑處有疑,也要去解除疑慮,唯有如此,才能知道真相,就像北極特快車的小男孩,不論這場的冒險旅程有多麼的驚險,最後選擇了上車,也是一連串突破的開始。

我們或許可以試試這三種方法,幫助自己堅持信念:

1. Self-learning with vision

許多時候,要學習新知真的很難,不知道要如何上手,而且平常就很忙碌,跨領域學習簡直天方夜譚,如果平常就有買書和做筆記的習慣,可以試試著手研究有興趣的主題、整理書籍、透過採訪製作專題,有一點時間就與朋友開讀書會、寫部落格,分享看看,或是寫出一件事情的正面、反面辯證。

2. 回味與發現

安靜想一想,你在學習過程中什麼樣的方式最舒服?像我習慣找尋不同優秀典範,觀察和紀錄他們的處事方法和態度,接著嘗試參與有興趣的相關活動,隨著參與分量愈來愈多,再向新的典範和夥伴學習、從中引導、糾正自己,最後,自己對學習負責,搭建出自己的學習鷹架,典範僅為支持角色,其實學習真的是很主觀的一件事。

3. 理性釐清思考

跨出舒適圈,有勇氣衝撞現有的價值觀、體系、或不成文規定,學會獨立思考。

片刻耀眼都是是經過不斷修練,才能在當下一夕綻放,不論在任何階段的我們,對於為什麼要瞭解世界,以及如何前進有疑惑,都可以用這三個問題問問自己,對反思自己的現況和下一步很有幫助,共勉之。

北極特快車:http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049102
電影-北極特快車:信仰單曲鋼琴譜:http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M020027521